8月27日,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姜岩在“每日乌兹网”发表署名文章《让体育交流成为中乌友谊的新纽带》,全文如下:
8月8日,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,中国代表团以38金32银18铜共88枚奖牌收官,金牌数和奖牌数位居第二,金牌数追平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取得的境外参赛最好成绩。乌兹别克斯坦代表团收获3金2铜,名列中亚国家代表队金牌榜之首、独联体国家第二,回国后受到社会各界热烈迎接。
体育是全人类共通的语言,不仅彰显了人类勇于突破极限的伟大精神,更承载着国家繁荣强盛、民族振兴的光辉梦想。东京奥运会期间,中乌两国运动员顽强拼搏,赢得了世界喝彩。从14岁跳水小将全红婵三跳满分到19岁黑马乌鲁格别克·拉希托夫为祖国斩获首金,从中国乒乓球队包揽冠亚军的势在必得到乌拳击名将巴赫迪尔・贾洛洛夫决赛霸气夺金,从短跑健将苏炳添打破亚洲纪录到46岁“高龄”的传奇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在赛场上为自己和祖国的荣誉而战,这一幕幕场景都让我们为之动容。
在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,中国也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。截至2020年底,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71.3万个,总面积31亿平方米,人均面积2.2平方米。人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日益高涨,在各城镇运动场馆和休闲公园随处可见从事足球、排球、网球、乒乓球、太极拳、健步走各种运动项目的人群。今年8月,中国政府发布《全民健身计划(2021-2025年)》,进一步明确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,为深化体教融合、推动体卫融合、促进体旅融合、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规划了蓝图。
乌兹别克斯坦也高度重视发展大众体育。2019年,乌政府通过《大众体育发展纲要(2019-2023年)》,为民众系统从事体育锻炼、强健体魄创造了良好条件,同时通过创新方法、完善设施不断健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,助力国家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。2020年1月,米尔济约耶夫总统签署《关于普及体育锻炼的总统令》并批准《2025年体育事业发展纲要》,提出到2025年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提升至30%、加强学校公园等公共体育设施配备、以体育促旅游、细化体育人才选拔机制等目标。
近年来,在两国主管部门大力推动下,中乌体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。2019年2月,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、奥委会主席苟仲文会见来访的乌体育部部长纳比耶夫一行,就加强两国体育交流与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并签署《中乌体育协议》。2020年9月,苟仲文局长视频会见乌奥委会主席绍阿卜杜拉赫曼诺夫,双方签署两国奥委会合作谅解备忘录。两国运动员积极参加在对方境内举行的国际比赛,通过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竞技水平。中乌两国人民都热爱运动,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,双方在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方面都拥有巨大的合作潜力。
2022年2月,中方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两市举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。这将是中国继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后第二次举办奥运赛事,北京也将成为历史上首个同时举办夏奥会与冬奥会的“双奥之城”。中方将坚持绿色、共享、开放、廉洁的理念,全力做好本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备工作,向世界奉献一届精彩、非凡、卓越的奥运盛会。中方期待同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各国运动员相聚北京,共同谱写奥林匹克大家庭的“冰雪奇缘”。希望中乌两国充分利用北京冬奥会这一契机,继续加强优势项目合作、推动中乌奥利匹克运动和体育事业共同进步,将体育交流打造成中乌友谊的新纽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