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,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国防武官杜洪德大校在乌《人民言论报》、国家通讯社、东方真理报、中乌友好网、详实网等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《维护世界和平,促进共同发展》。文章着重宣介习近平建军方略和安全倡议,回顾人民军队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,高度评价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双边军事合作。
维护世界和平,促进共同发展
2022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。95年来,中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历经硝烟战火,一路披荆斩棘,付出巨大牺牲,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,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伟大历史功勋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,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新时代。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,中国军队构建了现代化的领导指挥体制,确定了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新“三步走”战略,实现了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历史性突破。近年来,解放军加速实施科技强军战略,构建军队院校教育、部队训练实践、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,不断完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、深化战斗精神培育,推动现代后勤高质量发展, 武器装备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,军队实战能力显著提升。
多年来,中国军队高举和平旗帜,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,积极参与国际维和、国际反恐、国际护航和人道主义救援,积极开展与各国军队交流合作。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,解放军始终牢记履行大国担当,30多年间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,派出官兵近5万人次,中国“蓝盔”成为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关键力量。自2008年12月起,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持续在亚丁湾、索马里海域实施担负护航任务,“和平方舟”号医院船2008年以来先后7次执行“和谐使命”任务,访问了43个国家,惠及民众23万余人次。新冠疫情暴发后,中国军队向50多个国家军队提供防疫物资援助,与10多个国家交流疫情防控经验。
军事合作是中乌友好合作重要组成部分。今年是中乌建交30周年,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政治互信水平不断提高,防务领域合作成果丰硕。近年来,两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开展了全方位、宽领域、多层次的交流,双方在部队训练、人员培训、院校交流、抗疫合作、装备技术以及非传统安全等各领域合作日益走深,不断充实两国战略合作内涵,为维护各自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。2月初,习近平主席同赴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米尔济约耶夫总统举行会晤,两国元首全面总结30年来中乌关系发展成就,为未来两国各领域合作擘画蓝图、指明方向。
当前,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,世界之变、时代之变、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。国际安全面临的不稳定性、不确定性增多,中国发展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、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。中国军队将坚决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,深入推进政治建军、改革强军、科技强军、人才强军、依法治军,全面加强练兵备战,忠实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,全面推进国际军事合作,永葆和平之师、正义之师、威武之师的形象,为维护世界和平、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